您在这里: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建筑应当成为拼接城市文化的链条
发布时间:2011-12-29
“一棵柳树和两个建筑,建构起的是一种文化关系”这样的表达并不夸张。因为,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一棵联结了两座建筑的柳树,它们之间以生命对话的方式毗邻而居,为这种对话创建可能性的是建筑师的精心设计。
每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每一天都匆匆地与数不清的建筑擦身而过。那些坚硬冰冷的巨大物体,随着时光流转,经历着诞生和消失的无限循环,人们在感叹城市变迁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经历建筑的生与死。意大利着名建筑师阿尔多·罗西把城市看作是集体记忆的承载,而每一座建筑便是大大小小的记忆碎片,它们或清晰或模糊地生长在人们的脑海里,串联起一座城市的光阴。
没有了建筑,城市将不复存在;没有了记忆,文化将枯竭凋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的生命属性似乎时时被遗忘,它们成了呆板的模型被随意摆放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而无序的建设也在不断摧毁和扭曲着记忆,大同小异的城市面貌吞噬着文化的个性。
“城市也好,城市中的建筑也好,都是物质的存在,是社会精神层面的反映,它们都是有记忆的,这些记忆留在每个人的心里,繁衍生息。”这句话来自着名建筑师杨晔的文章《读城》,同时,也是“东北的态度”建筑作品展暨论坛举办期间,与会建筑师们的共同话语。
建筑应该“无痛”地嵌入到城市当中,将城市的记忆集体延续下去
12月23日,“东北的态度”建筑作品展暨论坛在鲁迅美术学院举行,论坛包括主题演讲和学术研讨两个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论坛集中讨论了东北建筑的文化性和地域性以及东北建筑的发展现状等问题,并对“建筑、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透视。
鲁迅美术学院位于沈阳市三好街地区,是繁华都市中一处极具文化韵味的独特建筑群。不过,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鲁美即将搬迁,它的消失或将成为城市文化记忆的一个缺口。对建筑师来说,他们希望给城市留下一些记忆,留下一些文化的印迹。鲁美校园中有20多个建筑是由杨晔设计或者改造的,面对鲁美的搬迁和城市面貌的改变,作为“东北的态度”建筑作品展的参展人之一,杨晔感触良多。他说:“也许记住一个城市的实体并无意义。对于来到这个或那个城市之前的我们,它只是一个空洞的容器,有意义的是不同人的记忆在这里混合,或许城市本来没有灵魂,是与城市有过接触的人们的记忆装点并支撑了城市。”着名期刊《城市环境设计》主编彭礼孝认为,“建筑应该"无痛"地嵌入到城市当中,建筑应该给城市注入更多的活力,这是当代有责任的建筑师共同的态度。”
如果城市是一把茶壶,那么一些年代久远的建筑便是茶壶里的茶垢。茶垢看似不堪和多余,但“茶壶”的价值却往往体现于那些经年累月沉积而成的“茶垢”。杨晔看重建筑与集体记忆之间的联系,他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按照罗西的理论,在城市历史的自然更迭中,曾经存在过的城市并未彻底消亡,而是通过场所、类型、纪念物等不易察觉的转换方式,将城市的记忆集体延续下去。一个城市,正是由于这样的记忆密码,与过去的时空血脉相连。罗西说,记忆是城市的灵魂。”
建筑师要把自己的修养和对文化的理解提到一个比较高的高度上
“东北的态度”是这次学术活动的核心话语,以“态度”为题可以一窥此次论坛的主旨,显然,它的注意力没有单纯放在有关建筑技术层面的讨论上,而是进一步拓展到了文化的范畴。按照心理学的解释,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那么,如何解读“东北的态度”呢?如何站在一个文化的视角下观察东北的建筑与城市、环境乃至人群之间的关系呢?
论坛的策展前言中写着这样一段话:“东北的气候和地域特征,造就了东北的性格,也影响了东北的建筑态度。因为地处寒冷地带,东北建筑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在体现人文历史的同时,又在中国建筑的整体构筑脉络中保留了更多淳朴、自然的建筑语汇。”
着名建筑师孟建民在学术研讨期间说:“东北的态度,给我鲜明和积极的感觉。建筑设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要从环境、城市、地域、周边等大的系统出发对建筑进行设计。”着名建筑师龚俊说:“文化对风格、对地域性的设计,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大家都在用玻璃幕墙,都在用石材,但是不同地方文化熏陶出来的人,做出来的建筑一定蕴含着不同文化底蕴对他的影响。所以,我看建筑师的作品,会努力寻找文化在他们作品中的反映,这一点很重要。”杨晔也在发言中表示:“关于地域,是一个很多建筑师长期以来思考的问题。作为土生土长的沈阳人,我认为,地域性有很强烈的惯性。对建筑师而言,影响很深,是永远逃不掉的话题。”北京大学副教授、着名建筑师王昀同样认为,地域性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着名建筑师那日斯则进一步提出,在地域性的影响下,建筑师应当发挥出引领城市的状态,“建筑师要能做到把自己的修养和对城市、对空间、对文化的理解,提到一个比较高的高度上。”
当代建筑呈现出向传统和地方文化“回归”的倾向
“传统和文化”是此次论坛重点讨论的主题之一,也是与会建筑师和学者们感到不易回答的一个问题。“当人们置身于具有一定特色的历史城市或传统街区中,总会被那些亲切、温暖、充满生机与情趣的生活场所吸引打动,也总会被强烈的场所感某种个体和背景不可分割的整体意向所笼罩,所以当代建筑才呈现出了某种向传统和地方文化"回归"的倾向。”“东北的态度”建筑作品展参展人之一、着名建筑师崔岩说。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时原认为,建筑是一个物质载体,必然要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我们在不同的特定环境中,会找到这样或那样的文化属性贴在建筑上。有的时候贴的是形式,有的时候贴的是内容,还有的时候贴的是建筑师对于文化或者是传统的一种体会。建筑师创作的本身就是一个传统和文化传承的过程。”大连理工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峰引用上海新天地作为实例,“前几年很流行的、经常被模仿的上海新天地改造项目,把石库门的一部分建筑元素,重新进行演绎。然后在整个建筑空间当中,把能够容纳上海城市空间的诸多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的元素都包容进去,形成了一种既有现代感又充满怀旧情调的建筑空间。我想这是一种积极的对传统和文化思考的方式,也是建筑师在创作时可以利用的一种方法。比如说建筑师可以多研究一下城市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风,在设计当中尽量予以体现,采用折射的方式,去引起使用者的记忆感。”
前文提到的柳树号称沈阳的“柳树之王”,如今已有百岁高龄,安静地生长在沈阳科普公园中,与它毗邻的两座大型公共文化建筑设施才仅仅建成几年。为了保护百年柳树,两座建筑在设计时做出了特别的安排,让那棵老柳树可以在不变的环境中继续它的生命历程。同时,三者又和谐地构成了城市中一处新的文化风景,新与旧的共生,既留住了昔日的印迹,又为城市创造着新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