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江忆:如何走符合国情的建筑节能道路
发布时间:2011-07-20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就我国当前北方地区、长江流域等不同地区的建筑能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和方法,以及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一些误区等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降低运行能耗比建设能耗更重要
建筑节能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建筑节能是指将与建筑有关的能耗降下来,包括建设时消耗的钢筋、水泥等建材和建筑物运行时消耗的能源等;狭义的建筑节能,仅指将建筑物运行过程中的能耗降下来,包括照明、空调、采暖等所使用的能耗。
江亿指出,比较而言,尽管在建设过程中各种建材的消耗很高,但从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来看,最主要的能耗还是在运行时产生的。两者特征不一样,建设时的能耗是一次性发生的,运行时的能耗则是持续性的。按一个建筑物70年的寿命计算,建设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还不到运行十年所消耗的能源。因此,建筑节能最主要的是降低建筑物运行过程中的能耗,这也是建筑节能的主要任务。
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有一个共同发展模式,就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而成倍的上涨。
江亿指出,近十年间,我国北方地区采暖能耗由于政府抓节能保温、热电联产等工作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长江流域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建筑能耗却呈缓慢上升趋势。虽然,目前我国城镇建筑能耗,无论是人均建筑能耗还是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都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如果也出现发达国家建筑能耗成倍上涨的现象,就会给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建筑节能问题。
采暖节能不同地区选择不同
在建筑节能方面,各种类型的热泵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推广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有国家政策支持,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盲目地、大规模地使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现象。
对此,江亿指出,这就等于是用高能耗的方式替代低能耗的方式。不同地区应当发展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热泵技术。热泵不是解决北方地区采暖能耗的最终出路。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虽然与燃煤锅炉相比是节能的、高效的,但与大规模的热电联产相比,又不如热电联产效率高。
他认为,在北方,热电联产能到达的地方应优先使用热电联产,到不了的地方,可使用热泵作为解决特殊地方采暖问题的办法。
目前,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长江流域一带,采暖能耗只是北方的1/7到1/10。这些地区也开始像北方一样实施集中供热,如果全面推广集中供热,能耗将增加2 4倍,这样这一地区的采暖能耗将占到我国城镇建筑能耗总量的20%。如何控制采暖能耗?是维持现状还是发展集中供热?
江亿认为,这两者都不是很好的选择。长江流域一带,冬季气温虽然冷但没有北方低,因此,这片区域比较适合选用热泵来解决冬季采暖问题,应发展基于热泵的户式分室可调的热环境控制系统。
对于电采暖,江亿认为,虽然1度电发1度热,是百分之百的效率,但是一度电却是用三份煤来发的,由此电采暖的效率也只有35%,效率很低。因此,决不能大规模推广电采暖,只有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才建议使用电热。
农村节能应以生物质能为主
目前,我国农村建筑能耗比城镇低得多,但呈现出快速的上升趋势。尤其随着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传统的采暖方式变成以燃煤、天然气等为主,导致近几年农村用煤每年上涨20%。据统计,1998年、1999年,中国农村的每年用煤总量是几千万吨,现在则达到了2亿吨标煤。
江亿指出,农村的条件与城镇不一样,因此能源解决方案一定与城镇不一样。如,城市推广太阳能只能利用建筑物的顶部和垂直的外立面,农村由于空间相对大得多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他认为,农村应当发展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农村的用能结构应以生物质能为主,辅之以可再生能源和常规电能,最好不再使用煤。这才是适合农村的能源系统,是解决农村建筑能源问题的方向。
非住宅建筑能耗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非住宅建筑占城镇建筑的1/3,能耗水平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当前,我国非住宅建筑的趋势是高档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迅速增加,普通办公建筑通过大修改造也升级为高档建筑。
江亿指出,同样功能的建筑,高档建筑能耗比普通建筑高3~5倍以上,技术进步只能是高档建筑能耗降低30%-50%。高档建筑通常并不能提供更舒适健康的环境,反之,经常遭到人们的抱怨。
对此,江亿分析,关键问题出在营造建筑环境的理念上,应当营造与自然和谐、沟通的室内环境。
节能效果只能用数据说话
目前,关于节能建筑的评判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建筑物采用了多少节能技术和产品,如果采用了就是节能建筑;第二种是从数据出发,从建筑物的实际能源消耗出发,用实际能耗进行考核、衡量和判断是否是节能建筑。
建筑节能应完全用数据说话。江亿认为,不能光看装了多少东西,有的建筑采用了大量的节能技术和产品,但是实际节能效果反而比其他建筑高。考查建筑是否节能的惟一标准是实际能耗和节约了多少能耗。
他分析到,建筑节能与工业节能不同。工业生产,投入与产出非常清楚,技术与节能效果能直接挂钩,采用先进技术能否节能很容易计算和统计。但是建筑节能却不同,因为建筑能耗还与生活方式、生活模式、运行模式有关,采用高科技、高效率的技术和产品有可能促使生活模式和运行模式的变化反而带来高能耗。因此,在工业领域里可以抓能源效率,在建筑领域只能抓实际节约的能源。
他强调,实现建筑节能必须以实际能耗数据为导向,不能简单追求采用了什么技术和装置,各种财政和政策支持也应当落在实际节省的能耗上,而不应落在装了什么东西上。